xx33448899@gmail.com
添加时间:从经济上为民营企业减负,有很多措施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有效。第一个措施就是减税降费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相当大的篇幅讲这件事,决心很大,力度很大,措施也很实在,看得出政府在这方面下了更大的决心,要给民营企业、民营企业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,包括交通运输收费、电力收费、中介服务收费等,都有降低的空间。
“外部环境变了,压力肯定有。”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说,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整体呈下行趋势。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连续3年下滑,去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。一些国家为吸引外资纷纷出“狠招”,比如大幅降税、降低能源价格等,吸引跨境直接投资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“压舱石”,其本质是合作共赢。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、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,中国对能源、高技术产品、农产品等方面有着强烈需求,而美国在这些领域拥有一定优势,对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互补性。比如,中国从美国进口油气,既是我国天然气缺口的有益补充,又有助于我国获取相关开发经验,提升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议价权。“十三五”规划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指出,要推进能源革命,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。对美方而言,美国可借助这一对华大宗商品出口,降低对华贸易逆差,同时刺激就业,助力经济发展。此外,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与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,未来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将发挥核心作用。
另一方面,也与生态保护管理机制未能捋顺不无关系。特别是国有林地保护,它牵涉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垂直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,央企代管与部门监管,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审批权、执法权等等关系的处理。事实上,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,就是对此的回应。在前不久的两会上,该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,多头管理,说起来是大家管、多部门管,实际上是没有主体,谁也不管或者管理不到位。本次机构改革组建林业和草原局,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子,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上解决“九龙治水”的问题。
面对外部挑战和压力,我国出台一系列稳外资政策,打出一套引资“组合拳”,稳住了外商信心,也稳住了市场预期,使我国在世界引资市场中依然保持了较强竞争力。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《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》显示,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滑,但中国吸引外资总量却逆势上涨近4%,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10%,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。
近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、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购买力,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力量。中国巨大的市场不仅体量在扩张,结构也在快速升级,消费者需要更多优质的信息、医疗、健康、金融、文化等服务产品,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优势明显,大有可为。——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,让外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。不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削减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;颁布《外商投资法》,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;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,让企业轻装上阵……世界银行发布的《2019营商环境报告》显示,去年中国营商环境较前一年大幅提升了32位。